

2017年6月1日
@ Willian Santiago
成人认识的最大局限是,我们从童年中走出,却忘却了童年。
每年儿童节,朋友圈中的回忆杀逐渐成为了一种怀旧时尚,一群有着特定集体记忆的人,正大光明地加入这场童年的狂欢。
▲ 总是依赖别人的话,就永远也长不大。大雄越伤心,哆啦A梦也就越难受。
▲ dengdeng deng dengdeng~(自带音调)
▲ 魂斗罗。借我一条命!
童年究竟是什么?为什么我们都如此地留恋童年?
谈及本质,童年,其实就是童心、童真和童趣。
@ Willian Santiago
@ 网络
@ Behance
然而,随着人的逐渐长大,童心、童真、童趣,曾经的梦幻城堡,被时间堆积的沙土所掩盖,成为古迹,仅仅埋没在儿时的记忆里。在重复的日子里,童年一直处于走丢的状态,于是人们开始在儿童节用各种方式追忆,把走失的童年找回来。
童年为什么会走丢?
拐走童年的时光贩子有很多,但最主要的是社会关系重组,不断认清的现实带来的外界压力,使童年在恐惧中迷失在巷口。
“假装”自己是孩子的现代成年人,一般是20出头,不到30的青年,在内为相亲、结婚、买房所困扰惶惶不得终日,在外被社会的尔虞我诈锻炼出坚硬的外壳。快节奏的生活,追赶着使人喘不过气,面对残酷的现实,童心、童真与童趣似乎并不能帮助人们什么,久而久之,它们如同沉默的孩子般被忽略。人们相信,唯有现实才是真理。同时,又因容忍不了现实,开始寻找各种方式解压,也可称为片刻的逃避。网络时代,解压方式除了看剧,健身等之外,还有一种就是特殊节日的戏谑,比如儿童节的狂欢。
@ Více vlastníků
儿童节,我们可以大口地吃糖,向亲近的人撒娇,可以在朋友圈的各种文章中回忆过去…..童年,似乎在今天被捡了回来。但它能一直留下吗?
我们虽已不再是孩童,但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孩子,经历过童年,拥有各自独特的童心、童真、童趣,我们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感受儿时的自己,慢慢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,很多事情会截然不同,逐渐灰白的世界会色彩斑斓。相信自己,你可以如老人般成熟睿智,也可以拥有孩童般好奇纯真。
而作为设计师,童心是必不可少的。
好奇、冒险、探索、本真,都是设计师们不能丢失的记号。
没有好奇,就不能打开未知世界;没有冒险与探索,就不会冲破现行的枷锁;没有本真,就不能拥有并坚持自己的特立独行。
@ 酷九吴彦祖
毕加索说,“我用毕生的时间像孩子一样作画。”
希望所有的设计师,所有的小伙伴们,我们可以用毕生的时间,像孩子一样创作,像孩子一样生活。
如果你在这个儿童节找到了童年,抓住它,别再把它弄丢了。
最后 送你一颗星
– 每一个星 Every Star –
– PS –六一国际儿童节(International Children’s Day),又称儿童节,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,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、保健权和受教育权,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,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。